English

潜移默化和美文不可译

1998-09-3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1927年,瑞典学者赫定来华考察时,曾委派刘半农、台静农给鲁迅写信,说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奖候选人,希望能了解鲁迅本人的意见。鲁迅说:“我不愿意如此”。且认为:“诺贝尔赏金,梁启超自然不配,我也不配,要拿这钱,还欠努力。”鲁迅倒不是因为自己不拿这赏金也反对别人去拿,而是“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。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,谁也不给。倘因黄色脸皮人,格外优待从宽,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,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,结果将很坏。”显然,鲁迅对他那个时代的文学是缺乏信任和信心的。

70年之后,一家文学刊物刊登了一则补白,历数了包括王蒙、张贤亮、刘震云、贾平凹、林斤澜等文坛新老时贤们“喜爱的小说”,凡16人,只有叶兆言喜爱鲁迅的《在酒楼上》、贾平凹喜爱张爱玲的《金锁记》、苏童喜爱格非的《青黄》、李国文喜爱茅盾的《五月三十日的下午》。其余所喜爱的小说,除了东洋便是西洋,有的甚至是闻所未闻。“喜爱”,自然是个人行为,不可一概而论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这些作家早十年或者晚十年再来玩这个填空游戏,将会是另一番光景则大体不会错。

由此可见,无论是鲁迅还是鲁迅之后们,其言论和表达都联系着具体的处境和时代风尚。但70年后文坛主角们的“喜爱”未有大的改变,对本土白话文学大都持耿耿于怀的态度,大概也不是“全球化”或“西方中心”所能解释得了的。更令人不解的是,一方面学界大谈百年新传统、大谈鲁郭茅巴老曹,一方面作家喜爱的作品大都不在“新传统”的产地之内。于是,相应的问题出现了,即作家受外国文学影响的问题。这既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问题。说它是老问题,在“西风东渐”时就开始谈论,说它是新问题,在如今被称作比较文学。

但就作家个体而言,还是慎称受外国文学如何影响为好。就我的理解,受外国文学影响大致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长期在国外求学、生活的人,如“五四”时代下了东洋下西洋的那代人。他们不仅有熟练阅读一种乃至数种语言作品的能力,并且对所在国的人文环境、历史传统、价值观念等均有深入的了解。这种背景不要说是写小说,就是去做“国学”,其本土之外的影响也会显而易见。这是潜移默化,是真的受了“外”国文学的影响。另一种就是靠读翻译小说受到的影响,这种影响就难说了。流行的说法是“美文不可译”,被翻译的小说,其价值很可能就是翻译过程中耗损掉的那部分。还有,真正好的翻译作品同时也是再创造的作品。因此,不懂外语,又缺乏国外生活经历,就说自己受了外国某某作家的影响,这种说法是可疑的。王小波在谈到自己师承关系时说,主要是受了王道乾、查良铮翻译作品的影响,这就准确了。王、查二先生除了精到的外文修养外,他们本土的文化修养同样是他们翻译出好作品的条件。一部翻译的作品,融入了他们学贯中西的文化背景。而这时如果只强调被翻译的作家如何影响什么人,就近似于胡说了,起码不够诚实。

能否写出好作品并不在于号称受了外国什么人的影响。鲁迅发表《阿Q正传》时,署名是“巴人”,取“下里巴人”之意,而且是为晨报副刊“开心话”专栏写的,七天一次,硬是被孙伏园“笑嘻嘻”地催稿催出来的。可见好小说是“可遇不可求”。外国作家块头再大,终替不了自家身子。所以,号称受了外国什么作家的影响,其实大可不必,这种缺乏自尊的单相思,充其量只有喜剧效果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